作者 [澳]徳里克·麦克道高尔 著 朱艳圣 译 《国外理论动态》 2012年第10期
美刊《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12年1月号刊登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徳里克·麦克道高尔(Derek McDougall)的论文,原文标题为《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各国的反应:软平衡与融合》(Responses to ‘Rising China’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soft balancing with accommodation)。这里的东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整个亚太地区。徳里克·麦克道高尔主要研究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与21世纪国际政治的变化。文章认为,中国崛起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广义上的亚太地区各国的战略形势,而亚太各国对此作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亚太主要大国如美国、日本、印度以及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主要是采取“软平衡”战略。而融合与对冲战略也是亚太各国对中国崛起作出的反应。特定国家的反应涉及许多因素,在安全方面,软平衡战略最为显著,而经济互动则产生了其他的反应。文章内容如下。
中国崛起是当代国际关系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其中,一个特别的关注点就是评估中国崛起对广义上的东亚地区战略形势的影响。全面评估将涉及进一步探讨中国在该地区的目标。一般的假设是至少中国想在认为与其相关的各种情况下发挥其影响;它是否想在任何情况下实现“主导地位”则更具争议性。
本文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崛起对该地区战略形势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个不同可以用现实主义的术语来解释不同的国家如何对中国这个正在成长的国家作出反应。一方面,传统现实主义可能主张在平衡和融合(跟随是后者的强化版)之间作出选择,另一方面,本文认为平衡需要区分为更硬和更软的版本。硬平衡强调军事;软平衡更多的是关注外交和政治的反应。就与中国崛起相关的平衡而言,软平衡是最为恰当的。大国(美国、日本,特别是印度)通常是通过软平衡对中国崛起作出反应,但是,每个国家因为环境不同而有些变化。中小国家可能包括软平衡的成分,但是,对冲和融合可能才是恰当的。抛开正被讨论的这些国家不谈,对中国力量的重要性的理解非常关键。根据特定国家是否相信它能够(单独或者联合)制衡中国力量或者需要考虑融合,这种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力量较强的国家显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而考虑第一种选择,力量较弱的国家将更多地转向第二种选择。与中国距离的远近将是一种促进融合或者参与软平衡的因素。密切的经济利益可能也有利于融合,那些与中国有着密切经济联系的国家不想破坏它们的经济利益。经济因素可能主张融合之策,但是,那些政治上惧怕中国的国家却主张采取软平衡。
界定“软平衡”
软平衡是最能描绘大东亚地区各国对中国崛起的整体反应的术语。然而,就每个国家而言,反应的本质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软平衡之内就存在多种可能性,此外,一些国家的反应不能以软平衡作为特征。本文所提出的论点并不仅仅是为现实主义的逻辑进行辩护。像肯尼斯·华尔兹这样的结构现实主义者预言,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崛起的大国所创造的形势所作出的正常的反应,要么是平衡要么是跟随。就平衡而言,其重点在于硬平衡,或者能通过发展军事力量这种方式而抑制崛起国家。发展军事力量可能涉及国家采取平衡策略而进行的国防建设,但是,建立联盟以对抗崛起的大国可能也是恰当的。软平衡更多的是强调政治联盟的发展和外交倡议的承诺,以此来抑制崛起国家的影响。不过,其重点在于通过外交方式表示,所涉及的国家只是希望抑制而不是对抗中国。
当对崛起国家的反应涉及与该国的联盟时,就产生了“跟随”战略。接触可能意味着跟随,但这并不一定就与软平衡发生冲突。接触主张与一个崛起国家发展更紧密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和外交关系。然而,在实施软平衡的时候,接触与这些路线一起可能同时在进行。平衡,尤其是硬平衡,主要关注安全问题。融合是一个比跟随稍弱的术语,但是,就像跟随一样,它并非与软平衡政策格格不入。另一个在讨论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时出现的术语就是对冲,即其余国家对崛起国家的反应就是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战略而不是只强调某一种战略,从而赋予它们自己一些灵活性。对冲战略有两大类,一个强调减少风险,另一个强调回报最大化。前者包括非直接的平衡和主导性克制;后者包括经济实用主义、具有约束力的接触和有限的跟随。
在认为软平衡是描绘东亚地区对中国崛起的反应的最好方式的过程中,我不想漠视存在的差别。关于这种差别的详细描述将出现在以下对东亚地区各国的探讨之中。也许地区内的大国最倾向于使用软平衡(特别是美国、日本和印度,俄罗斯的反应主要是融合主义)。融合与对冲是该地区的中小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反应的特点,而在此背景下,软平衡可能成为对冲战略的一部分。此外,与中国的距离可能影响所采取的战略。不过,与现实主义的观点相反的是,距离中国最近的国家并不必然是那些最明显采取平衡行为的国家。在一定环境下可能会是这种情况,但是,地理上的邻近也可能促进跟随与融合。距离更远的国家可能有时并不担心参与平衡行为的后果。本文采用的软平衡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但是,强调遏制中国的战略仍然是其核心内涵。
大国关系
尽管软平衡可能是描绘东亚地区大国对中国崛起反应的最好方式,但是,认识到大国之间的差异是很重要的。软平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其实施的程度可能也不尽相同。对战略形势的评估意味着对安全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通常是政治军事方面),然而,国家也以其他方式进行互动,经济方面的互动尤其重要。这些其他互动的形式可能影响战略领域之内的互动特点。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可能会强调某一个或其他互动的形式,但是,不同的方面总会彼此相互影响。因而,有的可能认为软平衡在安全方面是主要的,然而,更多的合作性互动形式发生在经济方面。对与本讨论相关的大国而言,日本最热衷于软平衡(虽然在2009年民主党政府上台后出现了一些变化),而且这也受到了印度的重要影响。对于美国来说,有某些软平衡的成分,但逐渐在经济方面保持高水平的互动(主要是融合主义,但也有高度的紧张)。
美国
就美中关系而言,普遍的观点是美国所采取的软平衡在战略方面似乎占主导地位;经济方面既紧张又合作。开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经济关系逐渐成为重点,安全关系也是如此。
美中经济关系的基本框架是清晰的。美国是中国最大的买主(占2009年中国出口的18.4%);中国是美国单一进口最重要的来源地(占美国进口的19%)。虽然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不平衡,但是,中国经济主要是依靠让美国成为主要买主而得到刺激;美国消费者在许多领域受益于较便宜的商品,即使美国的特殊利益显然由于这种关系(尤其是中美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而处于不利地位。帮助美国管理其庞大的债务符合中国的利益,其中部分债务花在中国出口方面。中国愿意购买大量美国国债,以确保美国继续购买中国商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在减少其债务方面存在压力,但是,与中国的这种共生关系使得其压力要小于其他国家。这些情况意味着在相互依存方面,中国在与美国的关系中变得更为强大。很显然,中国主要是受益于其与美国的经济关系,但也可以认为在这方面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更大。就世界经济而言,美中的主要作用在重获关注的G20之内得到了证明,一些评论家把这两个国家看作是G2或者甚至是“中美国”。虽然美中两国都宁愿将经济问题方面的接触确定在更广阔的G20之内,而不是形成一个G2关系,但是可以认为,这两个国家是决定世界经济未来方向的主要力量,尤其是考虑到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所展现出的能力。认识到相互依赖既能导致紧张又能促进合作是重要的。尤其是美方心存芥蒂,认为中国商品“充斥”美国市场,并指责中国将汇率人为地保持在低位,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此外,美方还指责,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导致了中国工人被剥削、美国工人不公平地处于劣势。
美中之间的经济关系现在变得至关重要,这对安全关系也有影响。美国现在很少去关注有关“遏制vs接触”的讨论。对美国来说,其重点主要在于后者,特别是建立和发展不同形式的接触。“接触”并不必然地意味着合作,但它确实主张回避对抗。“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这个由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罗伯特·佐利克于2005年末使用的术语表明,美国如何要求中国在国际体系内行事。就此而言,中国越来越愿意参与深受美国影响的体系,并在这个体系内提升其利益。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在正式的政府层次,中美在经济与安全方面的互动就是于2009年建立了美中战略经济对话。然而,中美在安全事务方面存在一些合作元素,也有一些分歧。根据现实主义的术语,合作的元素并没有达到协调一致的地步,但是,他们确实主张,就美国方面的软平衡而言,其重点应该是“软”。美中之间主要的共同安全利益是确保影响大东亚地区的国际问题按照和平方式来处理。其分歧就是对两国至关重要的利益是什么的理解。中美两国在确保有关朝鲜问题按和平方式解决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利益。然而,中国通常在这方面打算比美国走得更远一些。同样,中国和美国可能都同意台湾问题应该和平解决,但是,中国从未打算放弃在特定环境下使用武力的权利(如台湾公开宣布独立)。在东亚之外,中国不愿在中东问题上支持美国。近来的例子就是就伊朗核问题实施制裁,而中国通常倾向于更温和的方式。
最近美国在与中国的战略关系中实施的软平衡看起来似乎相对较弱,但是,关于与中国崛起相关的转变将如何影响美国的方式的疑问仍然存在。至少,软平衡将仍然是美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的恶化可能导致软平衡的加强版。在亚洲的广泛基础上的协调的背景下,导致增强合作的接触可能产生融合。即使是在融合的背景下,软平衡的某些因素可能成为美国应对中国的方式的特征。
日本
至少在2009年以前的自民党政府,日本比美国更多地强调软平衡。随着日本政府的更迭,软平衡已经弱化,但是在日本应对中国的方式中,它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在东亚,日本和中国有着较长的竞争历史,包括冲突和战争时期。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对中国采取融合政策,作为稳定战略环境和促进经济接触的方式,但中国崛起可能使中国在东亚获得主导地位或者甚至是霸主地位,而这很显然被认为是与日本利益相背离的。就对华战略而言,日本内部尽管有许多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主流的态度是将持续的经济互动与软平衡结合起来。日本民族主义者中较为自信的一派强调软平衡,提出了该战略的加强版。他们看到了与中国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就这种观点获得支持而言,软平衡在日本战略中的成分变得越来越少。经济互动的重要性鼓励平衡变得比本案例中的更软,而它也是支持战略融合的一个因素。不过,融合战略深受日本国内政治演化的影响。
从大约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向软平衡的转变就很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是一致的。在加强与美国的安全关系方面,日本更为迫切,就如在1996年4月的《安全联合宣言》所表明的那样。尤其是在2001年“9·11”之后,日本也转而修改一些阻止日本支持美国“反恐战争”的限制。通过为在印度洋上的美国海军舰艇提供近海加油设施,日本支持了阿富汗战争。它也为2003年后的伊拉克提供占领武装力量。更为自信的软平衡的形式在小泉纯一郎担任首相期间(2001—2006)达到了顶点。除了在有关“反恐战争”和伊拉克问题上给予美国强有力的支持外,小泉还促进了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盟友关系,将它们作为在软平衡战略方面的潜在伙伴。这些举动在后小泉时期以特殊的发展而告终,而这可以被解读为软平衡战略的一部分。
小泉的自民党继任者试图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这意味着对软平衡战略做出一些修改。胡锦涛2008年5月访问东京和麻生太郎2008年10月访问北京,加强了中日关系中的合作因素。这一趋势在民主党上台后甚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鸠山由纪夫首相的领导下,民主党被认为比自民党的前任更为“亚洲主义”一些。在其他的事务中,这意味着更少的软平衡,而更多强调与中国的战略合作。然而,民主党政府在降低美日安全关系的重点方面能走多远仍存在许多约束,考虑到这种关系已经如此地植根于日本政治和制度之中。鸠山在2010年6月辞去首相职务就是他无力影响冲绳美军基地的体现。这一问题也反映了美国影响日本政治方向的能力,包括对华战略问题。另一个限制民主党政府作出任何重要变化的因素就是2010年9月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行为。当中国指责日本巡逻船对其渔船采取的行动时,日本考虑到自己有效地控制了这一海上区域,而采取了更低调的姿态。
民主党的经历表明日本在修改其对华软平衡战略方面受到一些限制。这一战略的成分仍然存在,即使是一个表面上采取融合主义的政府。与此同时,支持融合的观点因日本和中国相互的经济利益而得到加强,也给变得过于自信的软平衡战略设定了限制。小泉政府的经历为近来的民主党政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反例。
印度
印度和中国在历史上是对手,同时也存在一些合作的方面。这一态势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继续保持。注意到印度也被认为是“崛起”或“新兴”国家也是非常重要的。印度在世界政治中越来越重要,虽然还未达到中国那样的程度。印度较为重要的举措在于将其影响延伸到了大亚太地区,但很显然,其重要性要逊于中、美、日。印度与中国共有边界,将中国视为关乎其自身局势的一个主要大国,印度人的战略主要是软平衡。印度的担忧因中国作为一个核大国的地位而被夸大,中国在这方面要相对强于印度,后者直至1998年才拥有核武器。中国也有潜力限制印度本身在南亚的作用,特别是通过中国与巴基斯坦的长期盟友关系。
在历史上,印度对中国的软平衡包括与同样把中国看作是对手或竞争者的国家结成联盟。在这方面,苏联是最重要的。像中国一样,但出于不同的原因,美国历史上曾与巴基斯坦结盟。近来,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俄罗斯不像苏联那样对印度那么重要,实际上,俄罗斯比苏联时期更加接近中国。考虑到美国对“9·11”的反应,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考虑到巴基斯坦似乎不能阻止伊斯兰武装力量与阿富汗塔利班的联系,这种关系从长期看会问题丛生。在更宽泛的战略方面,乔治·W布什政府决定加强与印度的关系,包括接受印度的核地位。因为在其他事情上受益于对中国的软平衡战略,印度成为美国一个心甘情愿的伙伴。对于日本加强两国关系的意图,印度也再一次因为软平衡而乐于接受。通过与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加强更紧密的关系,印度也越来越适应软平衡战略。
当软平衡已经成为印度对华战略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时,认识到双方具有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也很关键。在“金砖五国”框架下,相关国家或其中的部分国家在诸如国际贸易谈判和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上进行合作。比如,印度和中国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因其在关键问题上所处的位置类似。两国的经济都在增长,经济互动的空间越来越大,而这也有利于合作。不过,经济优势通常是在中方。
与中小国家的关系
在考察大国与中国的关系定位时,软平衡是共同的主题。不过,很显然,在更自信与更温和的版本之间,这一战略可能会存在差异。融合或者合作的重要因素可能会与软平衡共存。在评估该地区中小国家的定位时,我们发现相同的战略组合是可行的,但在总体上,其重点倾向于融合和对冲,而不是软平衡。很显然,中小国家在考虑软平衡时处于较弱的位置,除非它们至少联合一个大国或者可能与志同道合的中小国家结成联盟。诸如与中国距离的远近、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国内政治可能都会与此相关。在此,本文将考察东北亚、大陆东南亚和海洋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崛起的反应。
东北亚:韩国和朝鲜
就朝鲜半岛而言,朝鲜更受关注,但是,韩国对中国也很重要。朝鲜经常被认为是受到了中国的一些影响,但不能因此就把朝鲜追求与中国的融合作为其特征。朝鲜在本质上热衷于遵循一种它相信能最有利于其目前体制的生存前景的战略。其发展核武器和各种远程运载导弹系统的企图旨在赋予国家威慑任何可能颠覆政权的行为的能力。在六方会谈的背景下,中国在对朝鲜施加影响方面处于最佳地位。这也意味着中国反对可能过于将朝鲜置于防御状态的措施。
韩国的局势也很有趣。历史上,尤其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受到中国干涉朝鲜战争的影响,韩国追求对华的硬平衡战略。这个战略从1953年与美国的共同安全条约和美国驻兵韩国中得到了体现。这一态势随着中国与美国及该地区的许多国家改善关系而开始变化,并导致韩国最终于1992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一战略因中国崛起和韩国国内的政治变化而得到加强。韩国政治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朝鲜有关的战略问题。金大中“阳光政策”的着重点就是寻求与朝鲜和解(卢武铉延续了这一政策)。对于中国,硬平衡转变为对冲战略,即继续与美国的安全关系,但也试图进一步促进与中国的关系(可能是融合)。在更为保守的李明博政府下,出现了一些变化,但与中国有关的对冲战略的成分得以保留。
东北亚:台湾
朝鲜的特殊环境甚至可以与台湾地区相提并论。由于实际的目的,台湾地区可以被看作是东北亚的一个中等力量。历史上,台湾追求对大陆的硬平衡,重视与美国的安全关系。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安全条约于1978年结束,但是,其实质在1979年的《与台湾关系法》之下仍得以继续。台湾地区依赖美国,购买大宗国防装备,以维持硬平衡战略。
在台湾地区的内部政治方面,亲独情绪得到了支持,民进党的陈水扁在2000年和2004年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对大陆的战略就是维持硬平衡,寻求美国的支持。美国反对这一做法,宁愿维持“战略性模糊”,并将后者作为维持和平的手段。从“战略性模糊”观点来看,台湾人假定的美国的自动支持将会恶化台湾海峡的局势。当民进党保持强烈的亲独立场时,台湾地区的经济却越来越与大陆一体化。2009年,大陆占据了台湾地区出口的26.3%,进口的14%。这是中国大陆崛起对台湾地区所造成的非常特殊的后果,大大增加了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影响。
这种局势对国民党马英九在2008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当选有一定的影响。马英九追求发展与中国大陆的融合政策,以各种方式加强经济关系和强化海峡两岸之间的联系,如改善运输和旅游,促进投资。与此同时,软平衡的因素仍然存在于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之中。这因2010年1月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而显得格外突出。
东南亚大陆国家:缅甸、泰国、越南
根据邻近中国的特性,融合或者对冲可能是这些国家最共同的战略,但实际上也有一些差别。这种差别可以根据影响这些国家的目前环境来解释。缅甸主要是发展与中国的合作;泰国主要是对冲;而越南主要是软平衡。
缅甸着重强调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合作是源于军事政权的孤立。这可以理解为跟随,但本质上,这一战略源于缅甸没有多少朋友的特殊形势,而中国在接受军事政权方面很实际。这种关系有助于缅甸降低国家的外交孤立,包括有助于反对可能被看作是干涉缅甸内政的措施。从缅甸的角度看,发展经济关系是有益的,虽然这对中国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合作也意味着缅甸愿意提供有利于中国的港口和与军事相关的设施。这种设施对中国投射军事力量至关重要,并对与印度和诸如印尼这样的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关系有一定的影响。
至于泰国,该国近来对华的基调是对冲。对中国崛起的重要性,泰国要从战略上和经济上两个方面去认识。在经济上,泰国受益匪浅,中国是其第二大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国(占2009年出口的10.6%)和第二大进口供给国(占2009年进口的12.9%)。在战略上,泰国意识到,中国的地位相对于东南亚大陆国家越来越强大。对于泰国来说,避免与中国没有必要的紧张关系是明智的。与此同时,泰国保持与美国的安全关系,主张软平衡的某些部分做法。这种关系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是,它仍然在泰国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泰国使其港口和机场可以用于美国的军事用途,并派遣武装参加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2003年12月,它被美国总统布什称为“主要的非北约盟国”。
就越南而言,软平衡似乎是该国应对中国崛起的主要基调。越南邻近中国,这是历史上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和猜忌的背景。在南中国海问题上,越南是反对中国主张的一个主要的东盟国家。强烈的对华反感情绪意味着越南必须把更多的重点放在软平衡战略上。其在东盟的地位就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包括改善与美国和印度的关系。
东南亚海洋国家:印尼
就东南亚海洋国家而言,很显然,这是一个比东南亚大陆国家距离中国更远的地区。所有这一地区的国家都采取对冲战略,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有软平衡的部分。印尼是一个既强调软平衡也强调融合的国家。印尼本身是一个足够强大的力量,距离中国足够远,不用费尽心思地去关注中国的崛起。与此同时,对于任何中国在战略上对东南亚和广义上的东亚越来越重要的可能性,它不得不有所警惕。与地区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的战略性合作,已经成为其软平衡战略的一部分。发展与美国、日本的关系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除软平衡以外,认识到部分强调融合可能有利于印尼也是重要的。发展经济关系是互惠互利的。2009年,中国在印尼的出口和进口上均处于第二位(分别占9.9%和14.5%)。在一个易变的战略环境下,模糊的部分可能是有利的。疏远中国毫无必要,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拥有多种选择以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多元化的局势使东南亚国家拥有最大的自由度来运用其策略。在此背景下,通过推动美国军事力量在该地区的优势,东南亚国家可以对华实施非直接的平衡政策。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可以与中国建立军事或战略关系,努力向美国暗示要加大投资以避免将地区影响力拱手让与中国。
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重要的国家。作为一个重要的中等国家,澳大利亚在广义上的东亚地区发挥着作用。自二战以来,澳大利亚就与美国结盟。在上世纪50和60年代,澳大利亚支持对华的硬平衡政策。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澳大利亚与中国实现了外交正常化。在某种程度上,澳大利亚支持软平衡,而且在加强关系方面采取融合政策。在中国现代化背景下,随着贸易持续地增加,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经济。澳大利亚成为中国的重要的原材料提供国,尤其是铁矿石和煤。在中国崛起背景下,这种需求不断增加。
考虑到近来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只强调有限的软平衡形式,特别是注重经济关系,鼓励具有深远意义的融合政策,这种局势对澳大利亚有所启示。澳大利亚支持软平衡,这从其继续强调澳美联盟、发展与日本和印度以及其他诸如印尼这样的一些重要的地区国家的关系中可见一斑。通过参与诸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和东亚峰会这样的地区集团,澳大利亚有很大的空间去追求软平衡和各种形式的对冲战略。至于可能与中国发生冲突的问题,台湾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澳大利亚清楚地表明它将避免介入。这表明稳定是其优先选择。
与中国的融合政策是重要的,主要因为澳大利亚希望继续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对澳大利亚来说,这意味着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上的分歧或冲突可能殃及经济关系的局面。中美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目前受到了集中关注,如果这种关注没有因双方所受到的民族主义压力的破坏,那么,对于这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强调也适用于澳大利亚。它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框架,在其中,与经济问题相关的融合政策能够继续,并有助于使导致冲突的安全问题方面的分歧最小化。如果有强烈的动机发展经济合作,那么,这意味着要施加压力以确保任何安全问题方面的分歧不会升级。软平衡对于安全领域也相当重要,如果安全问题不像经济问题那样重要,那么软平衡本身也将不那么重要。不过,软平衡仍然在某些方面是澳大利亚的一个战略,即如果该地区的国际政治出现大的变化,它是一个选择而不是一个明确宣布的和坚定坚持的战略。